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1

2014-07-27

书生和文天祥

张子明连声答应,走到城下,大声喊道:“请大家坚守下去,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!”陈友谅傻眼了,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,气急败坏,拿刀杀了张子明。他这才明白,这个书生并不怕死,只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,他还不能死。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。更让他不安的是,从他的将领们的眼神中,看到的是对这个读书人的敬佩。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会佩服这个人?

其实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带中,这也是他的遗书。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惟其义尽

连中三元

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、会元、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。这是真正的高难度动作,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,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,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。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,必须反应快,长得比较帅

生如夏花

生如夏花,逝如冬雪;人生如此,何悔何怨。

剥皮和贪污

县衙有大门、戒石、鼓楼、二门这些结构,但在明朝却在大门和二门之间多设置了一个土地祠。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,着实吓人….这个地方是剥皮用的,剥的就是人皮。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,皮剥下来…用来威慑贪官的。

(朱亮祖,明朝初年开国功臣。镇守广东时,与当地豪强勾结,朱元璋察觉后,将朱亮祖及其长子朱暹鞭挞至死,以侯礼葬。)参与此事的恶霸全部杀死,皮都被剥了下来,悬挂在闹市,供众人参观,以为后世警诫。

自明朝开国以后,贪污不断,朱元璋杀不尽杀,据统计,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,到洪武十九年(1386),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,大部分都被杀掉了。

于是在当时的史料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滑稽的记录:该年同批发榜派官364人,皆为进士监生,一年后,杀6人。戴死罪、徒流罪办事者358人。

空印案

洪武四大案中的空印案和郭桓案。

几乎全国所有的府县都存在空印现象,总不能把所有的府县官员都杀掉吧。这又是一个难题,但在朱元璋那里,似乎没有他解不开的题目。他总能做出别人想不到的事情,旁人认为他绝不可能把涉案的所有官员都杀掉,但他真的就这样做了。处罚如下:主印官员全部杀掉,副手打一百杖充军。除此之外,连各省按察使司的言官也多有获罪者,理由是监管不力。

郭桓案

郭桓确实是胆大妄为,他勾结其他官吏贪污腐败。朱元璋也并没有放过他的同党。那么郭桓的同党是谁呢?经过朱元璋的追查,六部的大多数官员都成为了郭桓的同党!当时的六部,每个部除了尚书(部长)一人、侍郎(副部长)两人(上文已列出者除外),所有的办事官员都被杀掉了。当时的部长真的成了光杆司令。官员们陷入了恐惧之中,见面的第一句话应该就是:“你们今天死了几个?

此案一共杀掉了三万余人

装疯

史料记载,官员们每天上朝,都要在家门口举行仪式,什么仪式呢?穿戴整齐,抱抱老婆孩子,交代清楚谁还欠我多少债、我的私房钱藏在床底之类的后事。老婆孩子就在背后哭,除了人还是活的,和开追悼会没什么区别。散朝的时候,老婆孩子在家门口等着,如果看到活人回家,就会大事庆祝一番,庆祝的内容是今天我又活了一天。

很多官员承受不住,纷纷表示自己就当白读了几十年书,情愿回家种地。明朝的官员们在这个矛盾上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。他们想出了一个很绝的方法——装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