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抄 信息不对称与公务员

2014-09-18

<<1984>>

他想,他已经死了。他觉得只有到现在,当他开始能够把他的思想理出头绪的时候,他才采取了决定性的步骤。一切行动的后果都包括在行动本身里面。他写道: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: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。

HK China

那时有关 中国对香港的国家主权体现 官方定义所发生的唯一一次大风波 是邓小平对从1997年6月30日午夜开始 中国军队是否在香港驻扎的问题公开发怒 整整30年之前 就在中英交接条约的最后文本敲定之际 邓小平当着所有被接见的记者们的面 怒斥两个领导人——黄华和耿飚 这两位已经表示解放军在港不驻军 以免影响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信心 而邓小平在镜头前怒斥耿飊及黄华 指在香港不驻军是 胡说八道 这令在场的人大惊失色 更是令香港惊慌失措 英国也傻了眼

http://www.ftchinese.com/story/00105795

公务员 信息不对称

为什么那个村里中学还没毕业就出去闯荡的狗蛋,十几年后衣锦还乡,开着李华看一辈子报纸喝一辈子茶水,拿一辈子hui色收入都买不起的某订制级豪车,乡亲们一瞬间忘记了那个从小到大奖状贴了一墙的尖子生李华,之前对李华考上公务员的种种夸耀,恨不能全部收回来,贴在狗蛋身上,而李华只能望着绝尘而去,怀疑这一生?

村民甚至分不清楚公务员的概念,想当然地以为,当官=公务员=有钱。而在这种理解程度上,不管李华当的是村支书,还是一个比较新潮的公务员,比如可以是市妇联主任的助手,或者是海关安检看X光扫描的小兵,在村民对于这种没有对公务员的判定范围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下,那他们听了后,会摆出”O“的嘴型与我懂得的表情,然后笑嘻嘻地说:”当官好啊。“

在狗蛋没回来之前,李华拥有对公务员信息解释的垄断权。
显而易见,李华信息量要大于村民。
这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

李华认为自己是成功,还是失败,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在极力维持这种信息不对称,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。但是,不幸的是,狗蛋的出现,打破了这种信息不对称

狗蛋从最直观的角度,满足了村民心底原始级欲望(此处为金钱),以一个胜利者(信息不对称破坏者)的姿态,打破了李华对于成功定义的垄断。在狗蛋没回来之前,大家都认为,从这小山沟沟里走出去,并能混出个样样,取得成功唯一的途径便是像李华那样用功读书,将来成为一个官(公务员)。

而走出这个山沟,对成功的理解则不一样。这,正是一种信息不对称

既然发觉到信息不对称,并有可以逆转这种不对称,甚至有可以打破不对称规则的机会,为什么人们就是不做?

答案很简单:自我否定与,对短期收益的认可,大过了长期收益的认可。

因为功利心在作祟,使我们丧失了对于一件事物基本的思辨能力,以至于,哪怕这件事只要坚持下来,并长期去做,就会获得巨大收益,但仅仅因为其需求一定量的时间付出,便放弃了这件事。

http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4709876/answer/28701787

中国护照bug

国内很多敏感人物可以避过bug通行全球,同时保留多国籍。这些敏感人物人手两/多个护照,一个中国的一个圣基茨及尼维斯的再加上一个深圳户口,因为深圳户口有香港“一签多行”的功能,他们先利用港澳通行证到香港,再用第二本护照合法离境,返回时仍然用港澳通行证从香港入境。巧妙地避过了出入境记录的bug,既不用办签证也避免了被国内政府发现第二国籍。

国内的出入境处只知道他们出入了香港,并不知道他们在香港还去了别的国家,从而避免被注销国籍。